近日,由中國地理學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聯合主辦,中國地理學會大數據工作委員會、磐石市寶山鄉人民政府聯合承辦的以“踐行‘兩山’與科技賦能”為主題的地理大數據百校(鄉)傳播活動在寶山鄉舉行。來自北京、長春的10余名專家及寶山鄉黨委負責同志、各村干部60余人現場參加了報告會,300余名村民線上參加了報告會。報告會由中國地理學會副秘書長王岱主持。
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國友致辭,他對寶山鄉承辦中國地理學會主辦的地理大數據百校(鄉)傳播第37場,表示衷心感謝。張國友說,中國地理學會在36所大專院校、科研單位舉辦了地理大數據科學傳播活動,也在亞洲的尼泊爾、非洲的馬達加斯加等國家的相關大學組織了相關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寶山鄉舉辦這場報告會是鄉村大數據傳播的首場,意義重大。
研討會上,吉林大學教授陳圣波展示了其團隊與吉林省政府相關部門合作的項目和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充分證明了高分辨率遙感衛星數據對吉林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并結合磐石寶山錦繡海棠低山丘陵生態地理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案例進行了學術探討。
中國地理學會大數據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中科院地理資源所研究員、全球變化數據出版世界數據中心主任劉闖就“質量,品牌、信譽是踐行‘兩山’的關鍵環節”議題發表演講。
劉闖強調,在磐石錦繡海棠品牌的發展之路上,最需要注重的就是信譽,信譽就是金飯碗,名氣越大,越要保證貨真價實。
劉闖表示,在中科院和磐石市委市政府、寶山鄉黨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磐石錦繡海棠低山丘陵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案例一定能夠取得更具突破性的成果,相信磐石錦繡海棠品牌會走得越來越遠,為寶山鄉實現全面鄉村振興做出巨大貢獻。
寶山鄉負責同志向專家們報告了寶山鄉的鄉村振興愿景,表示與專家合作,用科技賦能,會更好地保護好寶山的“綠水青山”,加快寶山鄉全面振興,讓寶山鄉人民群眾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劉闖一行來到寶山鄉鍋盔山進行了實地調研,在聽取工作人員匯報后,對寶山鄉當前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表示祝賀,并表示相信寶山鄉能夠再接再厲,實現新的突破,同時從科學的角度給予了專業的建議。
劉闖一行還參觀了寶山鄉的冰雪項目,并表示冰雪項目是東北的特色項目,相信寶山鄉能夠在做好冬季旅游文章上下好功夫,充分發揮本土優勢,深入挖掘冬季旅游資源,將項目做精做大,成為寶山鄉冬季旅游項目的個性標簽,讓冰雪旅游成為村集體經濟的助推器。